陈永辉 产业技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苏州高等研究院院长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软土工程方向的研究,在软基加固机理和新技术开发、淤泥固化和资源化利用、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以及软土工程固结变形计算理论和控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和重大工程实际应用。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南京土木建筑学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疏浚与泥处理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软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已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水利部“948”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利部技术示范项目、以及省市科技计划、基金和重大工程项目6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出版专著1部(2版),主编和参编指南和规范6部。授权发明专利3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1)、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英才人物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合计16项。

    刘建峰 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

    硕士,技术经纪人。曾任河海大学思想政治辅导员、分团委书记;常州校区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副主任、科技与国际合作部科技管理办公室主任、科技与国际合作部副部长、河海大学科技处副处长。主要从事科技管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2016年参加江苏省技术转移和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2017年参加首期“全国高校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学习。201812-20193月,在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培训。公开发表论文6篇、主持和参与市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曾获常州市青年岗位能手、河海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陈 波 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水工结构工程、人工智能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河海大学水工程安全研究院副院长。担任国际结构健康监测协会(ISHMII)青年委员,中国水利学会青工委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能源结构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特邀编辑等学术兼职。是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研发成员,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中心特聘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

    长期致力于大坝、水闸、堤防等涉水工程安全防控与提能延寿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主持或参与全国大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督平台、锦屏一级、小湾、糯扎渡、QBT、KLSK等世界级工程的项目单位委托科研课题70余项。在《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tructural control & health monitoring》《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和《水利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复合材料学报》等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3项技术入选水利部重点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均排1),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万亦农 苏州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硕士,副研究员。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河海大学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曾挂职连云港港口集团总裁助理、伊犁州水利局局长助理。


 
版权所有   河海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北路200号  邮编:21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