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研究院简介
河海大学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1月7日,是潍坊市人民政府、河海大学、山东省水文中心三方共建,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独立事业法人单位。
研究院以“协同创新,研以致用;智慧水利,引领发展”的宗旨,以海纳百川,聚四方之才的理念,高标准广泛吸纳拥有水利水文环保生态和农业等领域高端技术和对城市建设发展有需求的成员单位,共同促进智能感知创新技术的发展,在发展模式上突破传统的组织壁垒,形成多方主体共筹共建共赢的新型研发机构模式。
02研究院建设成果
研究院通过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与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搭建,立足潍坊产业高地,服务华东地区,围绕水利水文、现代农业、生态环境、新能源与新材料、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领域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与产业化。所涉及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水利水文智能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和推广、遥感水文及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智慧管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评估管控系统、生态海岸综合修复与保护、土壤和地下水风险评估和修复、新能源新材料与人工智能等。目前,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已集聚这六大领域的学科带头人6人,全部为教授及教授级高工。组建智慧水利工程中心、生态环境服务中心、现代流体测试试验中心、新能源与新材料研发中心、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5个研发中心。
03研究院研发转化成果
先后获批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智能制造服务平台、2022年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023年成功获批潍坊市工程研究中心并纳入山东省水利厅科创平台。同时,研究院联合多方力量共建创新平台,与山东省水文计量检定中心联合申报“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精准计量学科重点实验室”,与山东水利职业学院联合申报全国智慧水利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水发集团联合申报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并获批共建水发建设集团研究生培养基地、潍坊水利水质检测有限公司本科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了覆盖科研、教学、实践的多元化平台体系。
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论文7篇。
完成省级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成果4项、市级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成果3项;在技术突破上,创建多伺服电机联动系统,将流速检测范围从常规(0.01~5.0)m/s提升至(0.001~8.0)m/s,解决低速与高速水流测量难题;研发动水位自动追踪技术,将水位计检定分辨力从毫米级提高到0.1毫米级;研发气液混合型微纳米气泡自动散布装置,改善ADCP检测粒子均匀性与跟随性等;研究院科研成果屡获殊荣,“多参数高精度智能化水文仪器检定平台研发及应用”获山东水利学会齐鲁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智能化流速计量检定平台研发及应用”获潍坊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大量程高精度智能化水位计计量检定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省知识产权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种智能化高精度流速检定装置设计研究”获山东省水文科学技术奖优秀论文二等奖;并联合多家单位申报并推进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持续为行业技术标准提升与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研究院完成成果转化10项(零碳全要素数字孪生水文塔、数字孪生水文站、“微水发电农业信息物联网平台构建与应用”项目及“基于CFD的现代化温室环境控制数字化研究”项目、“新能源驱动清洁水资源生产技术及成套设备”揭榜挂帅项目等。)
完成应用推广项目17项(农村污水智慧平台、白浪河生态涵养精细化管理服务、《山东省水文图集》编制项目洪水分册项目、潍坊市入海河流集中排查、水库渗流场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项目等。)
先后组织政产学研用活动50余次,扩充产业联盟成员30家,承办行业年度大型会议4次,对接当地企业100余家,服务校内二级学院10个。
未来,河海大学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深化校地企合作,聚焦水利与相关领域核心技术难题,持续推进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